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优”无止境 市监力量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

发布日期:2025-11-04 作者:葛 燕 蔡春晓 ​卑多敏 阅读:512

图为江苏甬金金有限公司属科技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实施“市在人为 发展有我”营商环境提优行动,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从“便捷高效”向“生态赋能”升级,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市监动能。

服务前置,“通州温度”暖了企业心

“从出图纸到投产,他们全程参与,真正做到了想在企业前面。”南通丽森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顾伟的感慨,道出了不少通州企业的共同心声。

在该公司迁址扩产过程中,区市监局提前介入,针对新厂区规划图纸开展预审,提出三项关键修改建议,从源头规避设计缺陷。施工阶段,科室骨干赴工地开展“嵌入式”指导,确保装修一次合格。最终,企业新厂区较原计划提前两周投产,年产能提升了40%。

同样感受到这股“暖流”的还有江苏联耀建筑装备有限公司。今年4月,联耀计划盘活闲置厂房、引进山东企业共同投资,却在登记注册环节遇到瓶颈。区市监局了解后,第一时间对接,围绕注资方式、股权结构等提供专业指导,助力“江苏聚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快速落地。项目启动后,如何将石墨烯生产相关专利从原主体转移至新公司又成新难题。市监局再次响应,积极协调第三方服务机构,加速推进专利转让流程,最短时间内完成权属变更。“没有他们的专业介入,这个好项目可能就‘夭折’了。”该公司董事长邱建腾坦言。

为精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区市监局创新开展“问目标、问需求、问困难,提计划、提举措、提建议,送政策、送指导、送方案”“三问三提三送”服务企业大走访行动,组建服务专班主动上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效推动问题解决和产业发展,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行动开展以来,该局累计走访重点企业212家次,收集企业诉求218条,全部实现闭环处理。

质量赋能,产业生态增韧性

产业要发展,质量是关键。

走进1688南通家纺选品中心,这里正在经历一场品质革命。1688南通家纺选品中心是我区家纺产业与数字平台深度融合的产物,将为南通家纺电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将为“南通家纺”品牌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搭建关键桥梁。中心全面启用后,预计每年将为南通家纺产业带来超10亿元的销售增长。

作为项目承建方,南通慧道纺织品有限公司曾面临产品合规、品控管理等多重挑战。区市监局开展集中上门服务,送上便捷小程序,帮助企业快速生成合规标签;指导优化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全流程质控规范;协助制定供应商验厂评估标准,从源头把控质量。“从产品准入到在售监测,再到汰换机制,区市监局帮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质控体系。”企业负责人周斌表示,这种“质量赋能”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得更稳、更有底气。

在金属铸轧等重点产业领域,区市监局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激发产业创新活力。通过深入走访,掌握行业动态,搭建合作平台,精准扶持金属铸轧产业链主企业,高效服务中小微企业,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属铸轧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精准对接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团队走进链主企业,促成校企技术合作洽谈。同时,打造“一链一方案”合作模式,围绕金属铸轧产业链技术需求,广泛开展与上海交大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南通工贸技师学院等周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助力江苏宏德、甬金金属、福乐达汽车、强芯科技等多家企业招引技能人才30余人次。这种‘一链一方案’的合作模式,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区市监局副局长周国栋表示。

机制创新,发展生态“赢”未来

南通鲜派食品有限公司主营鸭脖等酱卤肉制品,随着规模扩大,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投诉应对等方面面临挑战。区市监局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一线“把脉问诊”,并协调省市场监管局委派第三方技术机构进驻企业全面排查,通过“集中指导+技术帮扶+企业整改”三级联动模式,推动企业生产规范性与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刚开始省里专家来‘体检’,我们压力很大,但他们查出的问题确实切中要害。按照整改方案执行后,我们的产品市场投诉量下降了40%。”南通鲜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成君刚感慨,“最严格的监管其实就是最优质的服务啊!”

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一时一事的优质服务,更在于建立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工作机制。区市监局创新建立营商环境提优“六化”机制,通过专业化、精准化、规范化、集成化、柔性化、链条化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质效,以服务之“优”,促发展之“赢”。

“六化”协同,打出了一套服务“组合拳”。该机制不仅追求服务队伍专业化和惠企政策精准化,更通过办事流程规范化深化“一网通办”与信用修复,以职能要素集成化整合计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在监管执法柔性化方面,通过“综合查一次”与非现场“无感监管”为企业减负,并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案件线索快速核查、违规费用快速清退的“三快”机制。同时,以项目招引链条化主动融入全区招商大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在这一系列机制保障下,去年以来,区市监局指导企业新增“江苏精品”认证企业3家、省质量信用AA级及以上企业5家,立项省级企业知识产权项目1个、市级两个,发布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7项,免费检定计量器具2.1万件,助企融资超38.1亿元。培育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66家,其中开心田园生态农场负责人孙春梅作为江苏省唯一个体工商户代表,荣获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从“走心服务”到“精准赋能”,从“机制护航”到“生态构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以“市在人为、发展有我”的实干姿态,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坚持‘服务走在监管前、赋能贯穿全过程’的理念,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让营商环境真正成为通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