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以项目建设为引擎 驱动产业新发展 ——全区产业项目观摩促进活动侧记

发布日期:2025-05-01 作者:徐静怡 钱吴蝶​ 阅读:339

凯森智能家居项目的生产车间。 徐浩翔 摄

南通中奥车用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徐浩翔 摄

4月30日,全区产业项目观摩促进活动举行,观摩团先后前往南通高新区和兴东街道、兴仁镇、刘桥镇、石港镇等10个镇街,深入新开工工业项目建设现场,实地参观企业车间智能产线,沉浸式感受我区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智”造激活产业动能

在产业项目观摩促进活动中,“智能化”“高端化”“自动化”是贯穿全程的关键词。

走进位于兴仁镇的凯森智能家居项目的生产车间,只闻机器轰鸣声,打孔、打包、原材料等作业区域内几乎不见粉尘。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购置的都是德系、意系与国产设备相结合的全自动生产设备,像木材切割加工时产生的粉尘,设备都能自动吸收储存,更加环保、安全。”

该项目由上海亚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安徽凯森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两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联合,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定位为“高端家居”。据了解,项目达产后,将年产志邦、汉森和柏厨等国内外一线品牌智能家居产品5万套。

2023年,南通中奥车用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500万元建设1200万米汽车高档内饰合成革生产项目,对现有汽车高档内饰PVC合成革生产线进行扩建,并新建TPU/TPO合成革生产线,目前已全面投入生产。在生产车间,观摩组实地参观了全自动产线和产品。据介绍,产线投入后,不仅能节约近三分之一人力,产能还能翻一番。产品轻量化、精度高、耐磨等优势更为突出。

“绿”造加速产业转型

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位于刘桥镇的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生产项目,主要生产铝电解电容用环保性节能型高性能阳极箔材料(烧结箔)。“量产后,每年可节省3万吨高纯铝原料消耗。相比传统材料,新产品使用性能综合提升25%以上,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在绿色智造的赛道上,企业以技术革新与环保理念重塑生产链条,从源头减少能耗与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当前,这份对绿色发展的追求,正从生产车间悄然延伸至消费者的生活场景。

在南通开辰生活电器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向观摩团展示了新材料铁锅的“神奇”之处,“这个铁锅既不粘油也不粘水,是因为我们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微纳米结构,从而在锅体表面形成物理不粘屏障,而且因为没有化学涂层,所以我们一个锅正常使用年限超过10年。”

企业自主创立的锅具品牌“炊也”,其产品不仅具备不粘效果,还实现了抑菌、耐磨、耐高温等多项功能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目前已配备3条全链路生产线,第4条产线将于8月份组装完成下线。

近年来,我区把绿色智造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围绕实现高效低耗的发展目标,以清洁能源应用、绿色技改赋能、节能监管提效为抓手,全面构建绿色智造新生态,累计培育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8家。

支柱产业迸发蓬勃力量

家纺产业是我区一张靓丽的名片。位于川姜镇的南通亨通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产品获评“南通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是我区纺纱行业头部企业。2023年企业应税销售1.7亿元,2024年度应税销售超2亿元。今年一季度已完成应税销售6000万元。企业销售年年攀增,发展势头良好。

家纺产业同时也是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是现实问题。企业以自变应市场万变,投资1亿元建设智能纺纱二期项目,亨通纺织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计划引进6条进口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瑞士立达的纺纱设备,全面达产后将新增棉纱产能5000吨。”

一直以来,南通高新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持续深耕特色产业链,以“主动靠前、无偿服务、协同联动”的原则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使得深南电路持续在南通高新区布局新项目。

在深南电路南通四期项目现场,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观摩组介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今年一季度南通深南实现“开门红”,同比实现快速增长。深南电路南通四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拟建设为具备覆盖HDI等能力的PCB工艺技术平台。四期项目建成后,将解决企业目前的生产瓶颈,结合市场需求情况进一步释放产能空间。

当天,观摩组一行还先后前往正夏机械设备制造、美浩新型包装材料、长城智选直营中心、优众微纳半导体微纳器件等项目现场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