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拍摄出品的儿童电影《向日葵中队》在南京精彩首映——“童声里的中国”:以爱与成长之名

发布日期:2023-06-06 作者:樊希萌 阅读:787


《向日葵中队》剧照

《向日葵中队》全省公益巡映启动。 倪晨阳 摄

心向阳光,温暖绽放。6月1日,由我区拍摄出品的新时代儿童成长影片《向日葵中队》在南京首映。该片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指导扶持,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明办和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宣传部共同打造,南通·通州“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江苏省电影家协会联合摄制,南通君悦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南通洲际绿博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这是我们基地献给广大青少年儿童的一份节日礼物,也是我们基地的又一次有益尝试。”电影制片人张锋是“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副主任,他介绍,“童声里的中国”始终致力探索艺术美育,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正式上映

这是一部关于爱与成长的影片

首映当天,很多观影的孩子和家长都落泪了,全场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本片根据江苏青年作家刷刷的同名小说《向日葵中队》改编。讲述的是五(3)班的同学们面对“来自星星的孩子”莫离,从不解、困惑到包容、接纳,共同进步、健康成长的故事。

“这是一次成功的改编拍摄,真正把文字中的温情世界呈现到观众面前。”《向日葵中队》原著作者刷刷在观影时也几度落泪,“小小的向日葵代表着温暖与阳光,是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向日葵的播种、培育、收获,预示着孩子的成长。”

这是一部关于爱、关于成长的电影。导演陈应歧说:“影片的主题不仅仅是教育平等,更多是关于爱,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引导孩子们用爱去拥抱世界,真正领悟爱与成长的真谛。”

《向日葵中队》主演、金郊初级中学学生曹益乐在参演过程中收获良多,她告诉记者:“我更多地了解到了‘星星的孩子’,从中也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收获了一份对生命的感恩。希望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并关心帮助他们。”

首映式以后,该影片作为一部公益电影,将深入各校园播放,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播下“向日葵”的种子,让更多的孩子在观影中感受爱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八易其稿

这是一次融入汗水与泪水的创作

“拍摄一部儿童电影特别不容易,需要整个团队具备奉献精神,流汗流泪。”南通籍著名导演江平受邀来到了首映现场,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特别高兴能够有这么一部儿童电影在我们家乡拍摄出品。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我相信,这部影片定能成为儿童电影园地中的璀璨花朵。”

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然而,要拍摄好一部优秀的儿童作品实属不易。

2017年4月1日,《向日葵中队》第一次剧本策划会在南京举行。自此以后,类似这样的剧本策划会,“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组织举办了20余次。除了书本的原作者、编辑,基地还邀请了心理学家、儿童孤独症病理学家以及一线的教师等不同人群参与研讨,多角度打磨《向日葵中队》剧本。

2021年4月29日,影片在通州正式开拍,近千名师生参与演绎。影片主角莫离的饰演者杨锦辰,在电影开拍时还是一名三年级学生,她告诉记者,为了演绎好莫离这个角色,她多次前往特殊学校观察学习,“我想演好这个角色,让更多的人了解、走近这些特殊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2017年至2021年,《向日葵中队》剧本八易其稿,几次推翻重来。导演陈应歧表示:“与成年人的电影不同,儿童电影的首要功能是教育功能,要能对孩子产生正面教育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这些都需要在剧本创作时进行先期考量。”

精品纷呈

这是一个承载美育与德育的平台

影片《向日葵中队》是“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继2014年推出儿童电影《三袋米》之后,再次打造的又一部儿童电影力作。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刷刷的《向日葵中队》,决定拍摄成电影的时间也很短。”张锋介绍,2017年初春,他在南京公交站台等公交车时,随手翻看了一份报纸,被其中一张图片新闻所吸引。儿童文学《向日葵中队》正式出版,封面上一群孩子站在向日葵花海里,“当时看到这张照片,我就觉得很温暖。”

“童声里的中国”活动于2006年创意发起,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不断打造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少儿艺术精品。2014年11月,“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宣告成立,基地由成果展览馆与音乐、文学、电影、少先队四大创研活动中心组成。这标志着“童声里的中国”从单一的童谣创作向多元化发展。

“童声里的中国”活动中培育成长的一批“德艺新苗”主演影片重要角色。在《向日葵中队》中出演的小演员杨锦辰、田雨琳、李紫溪、贾梓洺、曹益乐等,大多是基地多元化发展下培养出来的“德艺新苗”。

导演陈应歧对“童声里的中国”基地赞叹不已,“基地作为一个难得的文艺品牌,定位高、形式多、持续久,在全国都不多见,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成长平台。”

多年来,“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向着童谣童诗童歌、儿童剧、广播剧、儿童电影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型,精心打造和推广了儿童剧《草房子》,儿童电影《三袋米》,儿童小说《爷爷的螺号》《使者》,广播剧《你,明媚了春天》等22部少儿文艺精品。原创音乐儿童剧《田梦儿》自2015年首演以来,在江苏、上海一带巡演600多场,观众达6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