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沙珩:英雄无名 誓言无声

发布日期:2019-10-09 作者:徐艳梅 阅读:2430


人物名片

沙珩,1926年5月出生于陈桥(今近刘桥)一地主家庭,高中毕业后在城闸区(现港闸区)彦明乡学校任教。

1945年4月参加革命,进行游击教学。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沙珩成为一名“地下党”,他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地下工作,进行革命宣传,搜集政治、军事等方面情报,在他的努力下,成功策反一反动派匪自卫队起义,以最小代价解除了反动派武装。

新中国成立后,沙珩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创办了石港中学,并先后任姜灶中学、原南通县中学副校长。1981年起兼任通州市政协副主席,1987年任通州市政协常务副主席,1992年离休。

初心探源:整风学习提觉悟 峥嵘岁月启征程

沙珩家是地主家庭,优越的家境,让孩子们有了接触先进思想的条件。沙珩的哥哥1944年加入地下党,经常拿些革命书籍回来,沙珩在少时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日本宣布投降后,沙珩来到如东县掘港镇南的芳全庙,参加了苏中四分区第三届文教研究会的整风学习。

在为期半年的学习中,包括沙珩在内的400名学员用一个月时间学习时事政治,端正学习态度,开展自由讨论,学员各自摆观点,对蒋介石是否具有抗日性进行争论。余下的时间则进行人生观学习,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过程,“和现在的‘红红脸、出出汗’不同,那是‘脱裤子,割尾巴’,必须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摆正态度。”沙珩说,参加学习对他来说,既是端正学习态度的过程,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也让他对党、对解放战争有了全新认识。

烽火战场:策反匪队来起义 “地下”工作默无闻

1945年4月,沙珩在城闸区(现港闸区)彦明乡学校做教师。“我们使用的是新四军编写的抗日课本教材,但伪军经常下来扫荡,一看到他们来,我们就赶紧把抗日教材藏起来,摆上些旧私塾的书作掩护。等他们走了,我们再把抗日教材拿出来继续上课。”沙珩笑着说,那时候是“打游击”教学,遇上紧急情况,他们还要带着学生撤退转移,但大家学习热情很高,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学习,孩子们还在沙珩的带领下,学唱抗日歌曲。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提高了抗日意识,为抗日集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了,结束了为期半年学习的沙珩被分配到陈桥小学担任校长。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突然袭击手段,进攻中共在中原地区的一个集结区,全面内战爆发。同年9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部队的不断推进,我方主力部队北撤,沙珩想参军跟着部队北上,但这个消息被姐姐透露给了堂兄,而这个堂兄正是区里一个国民党头目。那天,乡自卫队冲到沙珩家,“让我跟他们去唐闸,我说我不去,他们就说‘一定要去’,我坚决不去,他们就拿绳子把我捆起来拉去了唐闸。”沙珩回忆道,这一捆,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唐闸只待了一天,第二天,沙珩被带到平潮软禁起来。等到3个月后沙珩被放出来时,时局已改,之前联络的组织和人员都转为地下,沙珩再也没找到,而此时国民党占领了陈桥地区,沙珩无法明目张胆地活动,他参军的梦想就此中断了。

内心非常着急的沙珩通过多种办法,终于找到一个老同学,这个叫金佩珉的同学也是一位地下党,当时已混入国民党返乡团队伍。1947年2月,沙珩通过金佩珉给当时的陈桥区委书记写信,请求到解放区参加教学工作。书记回复,要求沙珩继续留在陈桥小学任教,同时协助金佩珉同志开展地下工作。

于是,沙珩正式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很多事情不能摆在明面上做,要装作只是一个老师,一点点地渗透,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地下党’,知道了就不是‘地下’了。”沙珩笑着说,这个度比较难把握。就是被他成功策反的丁寄某也从头到尾都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丁寄某是陈桥地区匪自卫队副队长。匪自卫队驻扎在乡下,每支队伍大概十几个人,由反对土改的地主、还乡团武装组成,群众对此深恶痛绝。1948年9月,丁寄某找到沙珩向他借钱。沙珩说钱没有,但有个挣钱的路子。一来二去,两人熟悉起来。在沙珩的旁敲侧击下,丁寄某透露了一些内部情况,并且表达了想要起义的意愿。沙珩心里暗喜,并将丁寄某的资料、他能够实际控制自卫队机枪手等相关情况告知金佩珉同志。

不到一个月时间,丁寄某就带着他的队伍起义了,解放区迅速派部队消灭了不肯投诚的匪自卫队。沙珩出色地完成了地下工作,让我方以最小代价解除了反动派武装。而沙珩,还是那个教书的文弱书生,没有升官,也没有发财。

老兵新传:教书培养接班人 桃李天下人才多

陈桥解放后,沙珩继续在陈桥从事教学工作。

此后,沙珩在教育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半生育人,桃李天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现在的孩子幸福啊,谁都有学上,谁都有书念,我那时候高小毕业时全班才几个人,刚解放那年搞扫盲,全村找不到一个高小毕业生当民办教师;在刘桥小学时,没有电灯,连蜡烛都没有,晚上门一开,月光照进来,地上草一铺,睡上大半年。”沙珩感慨地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现在大学都普及了;我们要记住幸福来之不易,要继续奋斗。”

沙珩确实一直在奋斗。石港中学就是他带领一帮师生一砖一瓦建起来的。1956年8月,根据组织安排,沙珩接受了创办石港中学的重任。此时虽然新中国已成立多年,但物资还是比较匮乏。没有校舍,就借用小学的教室;没有足够人工,沙珩就带着老师和学生一起搬砖头、运沙子、建校舍。

石港中学第七任校长丁建对沙珩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一直非常敬佩,他感慨地说,石港中学是沙老和师生们共同建成的,后来又在沙老的带领下逐步改善了条件。正因为有这个基础,石港中学才能在后来的五六十年中不断得到发展,“在解放初期、通州教育起始阶段,沙老创办石港中学,对于振兴南通教育起到了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记者手记:

一颗红心为国 一生赤胆为民

有一种荣耀,注定会被隐藏。因为他们只能在“地下”默默奉献,深藏功与名。

沙珩或许是不用潜伏的余则成,也是不用上战场的士兵,但他也是革命的一分子,是反抗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的千千万万人中的一分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烈士和英雄们用自己的牺牲和血肉给后人们铺筑了一条康庄的“长征路”,幸存的“沙珩们”接过他们的枪,继续奋斗,让这个机会变成了现实。

都说舍小家才能有大家,但正是有了大家,才能守护那温暖的小家。战争年代,多少人牺牲了,甚至还有不少无名英雄不为人知。但沙珩说:一切为了革命嘛,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没什么好计较的。这就是他们的境界,他们的风格,一颗红心,一生赤胆,全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