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漫步余西老街 赏悠悠古镇余韵

发布日期:2017-05-03 作者:季晓燕 阅读:42595


    清晨就着青砖黛瓦下的一缕晨光,余西古镇慢慢苏醒,碎石铺成的龙街上开始有人走动,北街的烧饼铺,南街的布鞋庄、理发店依次开门营业,白日的喧嚣还未开始,一切朦胧又带着春日的生机(见图,陈啸天 摄)。

    踏着老街的青石板路,走进余西古镇,深巷小道纵横相连,展现出余西厚重的历史底蕴。余西古名余庆(庆余),因城郭设置外形似龙,又名龙城(地)。作为古通州东南沿海第一个盐埠,淮吴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交融,盐文化、佛教文化和古建筑文化在这里传承。古镇虽历经千年演变却依然完整地保存了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历史格局、完好的传统街巷与水系、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建筑风貌。这座有着13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因盐而生,因水而存,文化底蕴深厚,因其清晰完整的历史脉络成为见证华东海岸历史更迭的重要村落。

    回望历史长河,古镇像一颗散落在江海大地上的明珠,在没有被商业化开发的今天,她以其蕴含的浓厚通州风土文化,成为江南水乡民宅文化的缩影。节孝牌坊、杜谊茂绸布庄、精进书院、朱理治故居等无不展现出余西悠久的历史;蓝印花布、木版年画、脆饼等无一不呈现着古镇丰厚的文化印记。“多少年了,这条街一直保持着原始的样子,孩子想把我们接到城里,我们老两口想想还是舍不得离开。”年近花甲的姜小如是地地道道的余西人,每天和老伴一起在老街散步,遇到街坊再唠唠家常便是他心里最为惬意的生活。

    清晨的阳光逐渐变暖,龙街也慢慢热闹起来,街道两侧当年的商铺旧宅多数仍在,透过这条南北的长街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景象。此时,北街的烧饼铺前已有不少客人在排队等候,烧饼的香味弥散在整条老街。“每天慕名而来的客人很多,他们都是冲着我这老手艺来的。”烧饼的技艺很多时候全靠感觉和经验,这样的手艺几乎是一种艺术,作为烧饼铺的传承人,这些年来,严锡潮一直秉持这份最为纯正的工艺理念,在这个小铺子一干就是40多年。他告诉记者,“制作烧饼的手艺和步骤在我父亲年轻时便是这样,我也没有想过改变,只想保存那份独属于余西人的记忆。”不少在外生活甚至远在国外的余西人,辗转托人寄送老严的烧饼,只为尝到这从未改变的家乡味道,让远方游子的乡愁有所寄托。

    漫步古镇,浸润在古镇的屋檐、小桥、流水之下,一块青砖,一段残墙,一扇窗棂,一方雕花……无不让人贪婪地沉醉在古镇悠长的余韵里,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