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我区超市、商场里的汤圆销量大增。在通州有一个过冬至的习俗,就是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卑多敏 摄
本报讯 (记者 徐艳梅)12月21日,市民陆女士在大润发超市买了两盒芝麻馅儿的手工“圆子”,白白胖胖的“圆子”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仿佛能感觉到它被含进嘴里口齿间的饱满。“明天就是冬至嘛,要吃圆子的。”陆女士说自己不会做圆子,恰好在超市看到有手工圆子就买了。
在通州人的心中,冬令的真正节日不是立冬而是冬至,俗称“大冬”。通州人比较重视冬至节,所谓“大冬小年”,冬至到了,年关就余日无多了,在这天,通州有吃圆子、祭祖等习俗。
超市工作人员说,每年冬至前几天超市就开始推出手工汤圆,冬至前一天她们都要加紧制作,因为买的人太多,“冬至就是要吃圆子的嘛。”和陆女士不同,市民吴淑则是每年冬至前一天自己在家搓圆子,“记得从小冬至这天早上就要吃圆子,都是我妈妈搓的,后来我大了,就和我妈妈一起做。成家后也把这个习惯留下了。”吴淑说,前两天她朋友送了点糯米粉过来,她准备晚上搓圆子,“也不弄馅儿了,煮好蘸糖,要的就是个怀旧的感觉,应个过节的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