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链”接创新生态圈

发布日期:2019-11-12 作者:印春湘 张新建 阅读:979


  10月底,通州举办人才科技项目集中签约,医药原料智能制造等5个人才项目和磷酸铁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等5个科技项目现场签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科技创新所需的持续投入,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来说却是不小的负担。近年来,通州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谋发展,用足用好“政策链”,利用政策杠杆,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引入更多优质的金融创新产品,着力改善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环境,拉长做粗企业发展的“资金链”,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领域延伸发展,释放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7月,通州又有11家企业的全市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券兑现,获得补助经费共计85.5万元,区级财政承担50%。创新券是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设计发行的一种补助凭证。它采用事前申请、事后兑现的无偿资助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主要用于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知识服务类专业机构购买科技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支出,或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费用补助。2015年“创新券”实行以来,通州有70家中小微企业得到补助424.5万元。

  7月初,通州再次被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为“2018年度苏科贷”优秀(A类)合作地区,我区已连续四年获此殊荣。截至目前,我区“苏科贷”放贷规模累计达10亿元,共支持科技型企业116家、支持项目235个。区科技局局长邱志珺说:“我们通过政策宣讲、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大科技金融政策宣传,扩大‘苏科贷’政策的知晓面,尽可能多地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

  今年上半年,通州为江苏新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市海鸥救生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放贷1.031亿元,同比增长43.2%,创历史新高。金融支持给了企业创新的勇气。“海鸥救生”每年拿出销售额的7%~8%用于新产品研发。目前,公司已获得5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深耕主业三十余年,“海鸥救生”从1985年创立初期单一生产船用救生衣,如今成长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经理曹伟说:“我们还是会持续加大科研力度,集中人力、物力,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成长。”

  通州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产学研对接,推动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挂钩合作,为科技型企业发展供应“技术链”,共同攻关技术难题。

  在5月份组织的对接会上,本地企业江苏康非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南通大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不到两个月的洽谈,双方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共同研发旋臂式楼梯清洁服务机器人。“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楼梯清扫机器人,当时听说这款设计,我非常感兴趣。”康非特动力科技公司负责人蒋建华说,“我们在产品机械化和结构改良上也给出了意见,让产品实际效果更理想。”康非特动力科技还在深圳投资建设研发所,主攻康复训练智能机器人的开发与生产,目前正在积极寻求高校合作开发自动控制系统。

  政策链、资金链有机融合技术链,通州不断走向高质量的创新链。前三季度,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3%,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47.2%。